所在位置: 首页 评测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OC 16 GB评测体验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OC 16 GB评测体验

8天前
阅读 10万907
0

前言:嘻哈潮流与硬核性能的完美碰撞

随着NVIDIA RTX 50系列显卡的逐步推出,显卡市场的竞争再次被推向新的高度。作为中高端市场的新成员,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的发布无疑引发了广泛关注。这款显卡不仅继承了NVIDIA Blackwell架构的先进技术,还通过嘻哈艺术风格的外观设计和全面优化的散热方案,为玩家和创作者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对于追求高性价比的游戏玩家和内容创作者来说,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将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image001.png▲新一代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显卡正面以纯白为主色调,辅以桃粉作为色彩点缀,为显卡注入青春的嘻哈之魂。正面起伏规律的弯曲线条带来极强的“视觉”律动,并且延续上代渐变效果,可根据光线变化而发生变化。

外观设计:嘻哈文化的视觉盛宴

image002.png▲显卡包装盒正面一览;包装盒整体设计简洁大方,以白色为主色调,突出了显卡的外观和关键特性。

image003.png▲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显卡附带的说明书、保修卡和二维码卡片,为用户提供了从安装到售后的全方位支持。无论是新手玩家还是专业用户,都能通过这些附带资料快速上手并享受优质的售后服务。

image004.png▲显卡采用三风扇设计,三环型90mm扇叶;中间风扇反转,两侧风扇正转,正逆转风扇减少绕流,增加进风量,显著提升散热效能,让显卡在高负载下也时刻冷静。此外,三颗风扇支持智能启停,能够兼顾散热效能和待机风噪。

image005.png▲显卡采用单8PIN外接供电,TDP为180W,适合中高端游戏和创作场景;2.5槽设计,确保在高性能散热的同时,兼容大多数机箱;侧面的涂鸦字体在通电时会亮起,为其增添视觉效果。

image006.png▲显卡采用了大面积的散热鳍片设计,配备4根6mm热管,确保高效散热。通过“回流焊”工艺,热管与鳍片紧密相连,优化了热传导效率,能够快速将热量从GPU核心导出并均匀分布到整个散热模组。

image007.png▲显卡采用全尺寸金属背板,不仅增强了显卡的结构稳定性,还通过尾端的镂空设计优化了散热性能。镂空区域允许气流直接穿透,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确保显卡在高负载运行时保持低温。粉色ULTRA涂鸦字体经过特别设计,彰显嘻哈文化元素,为显卡注入青春活力与个性。

image008.png▲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配备了3个DP 2.1b和1个HDMI 2.1b接口,还带有一键OC按钮。默认状态下基础频率为2407Mhz, Boost频率为2572Mhz,TDP为180W;按下一键超频按钮后OC状态下基础频率为2407Mhz, Boost频率为2632Mhz,TDP为200W。

image009.png▲显卡的尾部设计延续了整体的嘻哈艺术风格,采用了独特的涂鸦艺术设计,彰显个性与活力。尾部的“ULTRA”字样以粉色涂鸦字体呈现,搭配波浪形线条和几何图案,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

测试平台:iGame Ultra Family DIY电脑主机

image010.png▲电源是鑫谷无界M650W 冰山版;尺寸为140x150x85mm ,650W额定功率;基于LLC Pro+DC-DC准白金架构,高规格105℃/420主电容,主动式PFC保护,配备成熟多重保护策略;在20%~30%轻负载和80%~90%高负载下基本为高效区间,能充分发挥硬件平台性能;内置了一颗120mm 液压轴承风扇,运行噪音低于31.84dB(A);这款鑫谷无界 M650W 冰山版电源为显卡提供了稳定而高效的电力支持,是整机性能发挥的关键保障。

image011.png▲主板采用了七彩虹CVN X870 ARK FROZEN V14;其出色的散热设计、强劲的供电能力和丰富的接口配置,用来搭配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显卡和其他高端硬件,都能充分发挥其性能潜力。

image012.png▲内存采用七彩虹iGame Shadow DDR5 16G*2 6400 C28;这款内存适合追求高性能和个性化外观的用户,无论是用于游戏、内容创作还是日常办公,都能提供卓越的性能和稳定的体验。

image013.png▲SSD采用七彩虹CN700 PRO 1TB;采用优质GOOD DIE原厂芯片,提供卓越的存储性能和可靠性,确保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快速响应。

image014.png▲机箱采用七彩虹iGame C25H Ultra Z;270°无立柱背插侧透海景房,侧透4mm玻璃与前面板无缝衔接形成270°环绕视野,内部硬件一览无余。

image015.png▲400mm限长可容纳当前市面99%的旗舰显卡(包括最新50系显卡),新显卡迭代无需担心尺寸超标;支持硬件背插,选用支持背插接口主板与显卡能够有效隐藏线材,实现外观的整洁统一。

image016.jpg▲CPU散热选用iGame LQ360 Ultra W 2025水冷;iGame LQ360 Ultra W 2025冷头采用9极高速马达方案,能够提供3000RPM澎湃动力,同时搭配改进款访生型叶轮,保障高效水循环迅速带走热量。风扇采用120mm尺寸,液压轴承,最大噪音29.12dB,最大风量62.3CFM;即使在高转速下噪音也能有效抑制,均衡型扇叶设计,兼顾风量与风压,为冷排提供强劲对流空气。

image017.png▲机箱底部进气部分选择了3颗iGame F12025D ARGB UItra LITE(反叶风扇);这款风扇采用 120mm尺寸设计,液压轴承,能够提供高效的空气流动,同时保持较低的噪音水平。其独特的反叶设计通过逆向旋转实现进风功能,能够吸入周围的空气,帮助清除机箱内部的热空气,优化气流循环。此外,风扇支持 ARGB 灯效,可通过主板同步控制,营造出炫酷的视觉效果,适合追求高性能与美观兼顾的用户。

image018.png▲iGame F12025 ARGB UItra LITE(主板平行正叶风扇),液压轴承,120mm尺寸设计,用做机箱风扇,给机箱排出热气;支持 ARGB 灯效,可通过主板同步控制。

image019.png▲iGame F12025 ARGB UItra W风扇;附赠精品螺杆与螺帽,无需使用传统自攻牙方式锁机箱,有效避免损伤风扇本体。风扇尺寸为120mm,液压轴承,均衡型扇叶,风量与风压指标兼顾适应各类型使用场景,包括于水排散热,空冷模组散热、机箱风道构建等多场景,支持ARGB灯效。

image020.png▲扇框反面预置减震垫,可有效消除紧配时与五金间的共振,减少噪音产生。

image021.png▲将所有设备装机;通电后灯光亮起。

image022.jpg▲最后盖上玻璃;一个iGame Ultra家族海景房就组装完成。

  • 机箱:iGame C25H Ultra Z
  • CPU:AMD Ryzen 9 9950X3D
  • 主板:CVN X870 ARK FROZEN V14
  • 显卡: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
  • 内存:iGame Shadow DDR5 16G*2 6400 C28
  • SSD:CN700 PRO 1TB
  • 水冷:iGame LQ360 Ultra W 2025
  • 机箱风扇:iGame F12025 ARGB UItra LITE(主板平行正叶风扇) x3/ iGame F12025D ARGB UItra LITE(反叶风扇) x3/iGame F12025 ARGB UItra W(尾部正叶风扇)x1
  • 电源:鑫谷无界M650W 冰山版

RGB灯光秀: 打造个性化海景房

image024.pngimage025.pngimage023.pngimage026.pngimage027.pngimage022.jpgimage029.pngimage028.png▲iGame Ultra Family DIY电脑主机以嘻哈文化为设计灵感,将青春活力与硬核性能完美结合。显卡、机箱、风扇等家族产品均采用统一的涂鸦艺术风格,既有视觉冲击力,又具备高效散热和强劲性能。搭配海景房机箱的270°全景视野,让整机成为桌面的艺术品。

软件生态升级:iGame自在星球的智能交互体验

image030.jpg▲原“iGame Center“现已升级为3.0版本,并正式拥有了自己的中文名”iGame自在星球“。iGame自在星球软件页面为黑红主题,整体风格偏向电竞和科技感;开启功能开关后可以接管风扇控制,允许用户通过软件对主板风扇的转速进行调控,提供多种模式选择,并可以自定义风扇转速曲线。

image031.jpg▲硬件调控中可以对整机的灯效进行详细设定,包括RGB灯效,灯光循环方向等等。

image032.jpg▲对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显卡的性能和灯光进行详细的调节,包括核心频率、显存频率、功耗、温度监控以及风扇转速的控制。

image033.jpg▲控制每根内存的灯光效果,速度,亮度,灯光循环方向等等。

image034.jpg▲空间灯控,提供13种灯光效果,用户可以自定义自己机箱中RGB设备的灯光效果。

image035.jpg▲空间布局调整,可以选择哪些设备使用RGB灯光同步,也可以单独对接在主板5V或者12V的灯带进行灯珠检测,选择RGB灯带的布局方向,自由规划每一个RGB设备灯光效果。

image036.jpg▲壁纸中心支持动态壁纸,部分壁纸例如iGame-烟雾动态壁纸直接带RGB灯光同步效果,使用后可以和其他机箱内的其他设备进行灯光联动。

image037.jpg▲开启监控小窗后,可以实时显示CPU和GPU信息,如果在游戏中还可以显示游戏帧数,切换到iGame模式后提供多种主题给用户选择。也可以选择任务栏监控,所有信息会在任务栏显示。

image038.png▲新上线的AI桌宠,为你提供全天候的情绪陪伴,功能逐步完善中。

image039.png▲AI桌宠提供多种模式,提升玩家场景沉浸感与使用效率。

image040.png▲开启音乐模式后,使用播放器播放音乐,AI桌宠就会随音乐律动,很有喜感。

image041.jpgimage042.jpg▲可以通过自然交互对电脑机箱风扇转速进行控制,对电脑机箱RGB灯光进行控制等等。

散热与功耗:冷静应对高负载挑战

image043.png▲3D Mark压力测试默认情况下,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显卡的GPU频率可以稳定在2775MHz左右,按下一键超频按钮后GPU频率可以稳定在2835MHz左右,在手动超频下可以来到3105MHz。

image044.png▲在三种测试状态下(默认、一键超频、手动超频),GPU 温度均控制在 62°C 以下。温度变化曲线显示,显卡在高负载运行时,散热性能也十分优秀,能够有效保障显卡的长期稳定运行。

image045.png▲在三种状态下,Memory 的温度均控制在 58°C 左右。由于 Memory 的时钟频率(Clock)并未发生变化,Memory 温度的变化主要由显卡风扇的转速调整引起。

image046.png▲在默认状态和一键超频模式下,显卡风扇的转速几乎相同,表明两种模式下的散热需求相近。而在手动超频至 2932MHz 的情况下,显卡风扇转速提升至 1980RPM,以应对更高的散热需求。风扇转速的动态调整有效降低了 Memory 和 GPU 的温度,进一步提升了显卡的性能表现。

image047.png▲在默认和一键超频模式下,显卡功耗维持在175W附近,而手动超频2932MHz条件下,显卡功耗维持在180W附近。

七彩虹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显卡在不同负载状态下的散热表现非常出色。其高效的散热设计和智能风扇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控制 GPU 和 Memory 的温度,确保显卡在高负载运行时仍能保持稳定性能。无论是默认状态、一键超频还是手动超频,显卡均能提供良好的散热效果,满足用户在高性能需求下的使用场景。

性能测试:1080P/2K游戏与AI创作的全能战士

基准性能

image048.png

  •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 在所有测试项目中均优于 iGame GeForce RTX 4060 Ti Mini OC 8GB ,尤其是在高分辨率和光线追踪场景(如 Port Royal 和 Fire Strike Ultra)中,性能提升幅度超过 25%。
  • 在默认频率下,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 的性能比iGame GeForce RTX 4060 Ti Mini OC 8GB提升幅度在 6.7% 至 27.1% 之间,平均提升约 15%
  •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默认频率(2572MHz)和一键超频模式(2632MHz)的性能差距较小,但手动超频(2932MHz)可以进一步提升性能,适合高负载场景。

传统游戏测试

  选5款游戏进行测试,关闭光线追踪有关的特效,关闭DLSS相关功能,其他设置全部默认,切换不同分辨率。 image049.pngimage050.pngimage051.pngimage052.pngimage053.png

  • 2K分辨率 平均帧:平均提升约32.45% 最低帧:平均提升约31.8%
  • 1080p分辨率 平均帧:平均提升约34.07% 最低帧:平均提升约31.35%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在2K和1080p分辨率下的平均帧和最低帧表现均优于iGame GeForce RTX 4060 Ti Mini OC 8GB ,平均提升幅度在30%以上。这表明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在高分辨率和高负载游戏场景中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

光追游戏测试

  选4款游戏进行测试,开启光线追踪有关的特效,关闭DLSS相关功能,其他设置全部默认,切换不同分辨率。

image054.pngimage055.png image056.pngimage057.png

  • 2K分辨率 平均帧:平均提升约22.9% 最低帧:平均提升约25.0%
  • 1080p分辨率 平均帧:平均提升约19.6% 最低帧:平均提升约20.1%

由于光线追踪的开启,对显卡的压力进一步提高,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在2K和1080p分辨率下的平均帧和最低帧表现均优于iGame GeForce RTX 4060 Ti Mini OC 8GB,平均提升幅度在20%左右。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在光追特效的处理上比iGame GeForce RTX 4060 Ti Mini OC 8GB有一定的进步。

DLSS 4游戏测试

DLSS 4 引入了多帧生成功能,能够为每个渲染帧生成多达三帧额外的画面,从而大幅提升帧率。通过多帧生成和增强的超分辨率技术,DLSS 4 在保持高画质的同时显著提升帧率,特别是在光线追踪场景中表现出色。

image058.png▲《赛博朋克2077》开启DLSS,Transformer模型,开启包括光线追踪在内的全部特效,并切换不同档位的DLSS。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在1080P和2K分辨率下,尤其是在性能模式下,都能提供非常高的帧率;在均衡模式下,帧率表现依然出色,适合大多数玩家使用。质量模式下,虽然帧率有所下降,但依旧保持了较高的流畅度,适合对画面质量有较高要求的玩家。DLAA模式下提供了更高的画面质量,2k分辨率4x条件下可以保持在60帧以上,适合对画面细节有极致追求的玩家。

image059.png▲《霍格沃茨之遗》开启DLSS,开启包括光线追踪在内的全部特效,并切换不同档位的DLSS。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在《霍格沃茨之遗》中使用DLSS 4技术时,能够在1080P和2K分辨率下提供出色的性能表现,尤其是在性能模式下,帧率非常高,适合追求高帧率流畅体验的玩家。同时,它在平衡模式和品质模式下也能提供良好的性能,满足不同玩家的需求。

image060.png▲《黑神话悟空》开启DLSS,开启包括光线追踪在内的全部特效,并切换不同档位的DLSS。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在2K分辨率下能够提供流畅的游戏体验,建议使用 4x或3x模式 以获得最佳画质和性能平衡。在1080P分辨率下,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的性能表现非常强劲,4x模式可以轻松达到200 FPS以上,适合追求极致画质的玩家。DLAA模式的帧率较低,但4x模式也可以稳定在60FPS以上,建议在性能需求较高的场景下避免使用。

NVIDIA Reflex 2游戏测试

NVIDIA Reflex 2技术为支持的游戏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和响应速度优化 1.低延迟优势: Reflex 2技术通过优化渲染流程和引入Frame Warp技术,能够显著降低游戏延迟,最高可减少75%的延迟。对于电竞游戏来说,这种延迟的降低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玩家的反应速度和瞄准精度。 2.Frame Warp技术: 这项创新技术能够在渲染帧发送到显示器之前,根据最新的鼠标输入实时更新游戏帧。这意味着玩家在屏幕上的操作能够更快地反映出来,从而实现更流畅、更即时的游戏体验。 3.预测渲染算法: Reflex 2技术还采用了先进的预测渲染算法,该算法能够利用前几帧的摄像头、颜色和深度数据来填补因摄像头移动而产生的画面空白。这不仅减少了延迟,还确保了玩家看到的画面是完整且无缝的。 4.优化CPU和GPU工作负载: Reflex 2通过同步CPU和GPU的工作负载,避免了CPU超前执行,使CPU及时将执行任务传递给GPU,从而有效减少渲染队列。这种优化不仅在GPU受限的情况下表现出色,还能在CPU受限的情况下提供显著的延迟降低。

image061.png

  • CPU等待显卡时间: 只要Reflex 2开启,CPU等待显卡时间都为0,此时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显卡的处理速度足够快,CPU没有等待显卡的情况。
  • 呈现延迟(CPU): Reflex 2开启时为1.5ms,关闭时为2ms,启用+强化后可以达到0.1ms;说明Reflex 2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呈现延迟。
  • 渲染延迟(显卡): Reflex 2开启时为3.9ms,关闭时为4.5ms,启用+强化后可以达到2.6ms;Reflex 2技术能够显著降低渲染延迟,提高游戏的流畅度。
  • 游戏延迟(CPU): Reflex 2开启时为3.2ms,关闭时为7.6ms,启用+强化后可以达到1.8ms;这表明Reflex 2技术能够大幅减少游戏延迟,让玩家的操作更快地反映在游戏画面上。
  • 游戏到渲染延迟(CPU+显卡): Reflex 2开启时为5.3ms,关闭时为10ms,启用+强化后可以达到4ms;这说明Reflex 2技术能够优化游戏到渲染的延迟,减少整体的游戏响应时间。
  • CPU(RHI)时间: Reflex 2开启时为2.1ms,关闭时为2.6ms,启用+强化后可以达到0.6ms;表明Reflex 2技术能够优化CPU的工作负载,减少CPU在处理渲染任务时的延迟。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开启Reflex 2技术后,在游戏中的表现非常出色。Reflex 2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延迟,包括呈现延迟、渲染延迟和游戏延迟,从而为玩家提供更流畅、更精准的游戏体验。这种技术优势在竞技类游戏中尤为明显,能够帮助玩家更快地做出反应,提高游戏表现。

生产力测试

Blender Benchmark 是一款基于 Blender 的基准测试工具,用于评估硬件在运行 Blender 时的性能。

image062.png▲在所有三个场景中,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 的性能均优于iGame GeForce RTX 4060 Ti Mini OC 8GB。junkshop 场景中,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 的性能提升最为显著,达到约 19.81%。classroom 和 monster 场景中,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 的提升幅度分别为 8.97% 和 10.95%。

Blender 的 Cycles 是一款强大的物理基础渲染引擎,广泛用于创建高质量的 3D 渲染图像和动画。它基于光线追踪技术,能够模拟真实的光线行为,从而生成逼真的材质、阴影和反射效果。本次测试使用 Cycles 渲染器以及 Optix 技术来进行实时渲染,对比了不同显卡在相同场景下的渲染性能。

image063.png▲测试场景为 lone-monk_cycles_and_exposure-node_demo,结果显示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 的渲染速度比 iGame GeForce RTX 4060 Ti Mini OC 8GB提升了约 12.35%;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 在处理复杂渲染任务时具有更好的性能。

V-Ray Benchmark 是一款免费的独立应用程序,用于测试硬件的渲染性能。它能够评估 CPU、NVIDIA GPU 或两者的组合在使用 V-Ray 渲染引擎时的性能。本次测试使用了 V-Ray Benchmark 来评估显卡的渲染性能,分别在 RTX 模式 和 CUDA 模式下进行了测试。

image064.png

  • 在 RTX 模式下,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的性能比iGame GeForce RTX 4060 Ti Mini OC 8GB提升了约 34.74%。
  • 在 CUDA 模式下,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的性能比iGame GeForce RTX 4060 Ti Mini OC 8GB提升了约 33.44%。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 在两种模式下都显著优于iGame GeForce RTX 4060 Ti Mini OC 8GB,尤其是在需要高显存支持的渲染任务中。

UL Procyon视频编辑基准测试在典型的视频编辑工作流程中使用Adobe Premiere Pro。使用相关的应用来确保基准测试的分数可以反映出整个系统在实际使用时的表现。

image065.pngimage066.png▲总分对比: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45489、iGame GeForce RTX 4060 Ti Mini OC 8GB :29670,提升幅度在53%左右。在H.264、H.265视频导出时间中,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 的表现均优于 iGame GeForce RTX 4060 Ti Mini OC 8GB ,提升幅度在34%左右。

FLUX.1 模型在 NVIDIA GPU 上运行时,特别是在量化为 FP4 精度后,能够显著提升性能。这种优化使得模型在保持高质量图像生成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计算资源的需求。

image067.png▲在UL Procyon FLUX.1 Dev(FP4)测试中,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显卡的总体图像生成速度为17.888s/image,总体消耗时间为71.553s。

总结:1080P/2K 甜品卡新标杆

image068.jpg▲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凭借其在性能、散热和外观设计上的显著提升,成为了1080P/2K甜品卡的新标杆。特别是在DLSS 4和Reflex 2技术的加持下,无论是在高负载游戏场景还是生产力任务中,都能提供更流畅、更高效的体验。

iGame GeForc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在性能上相较于上一代RTX 4060 Ti实现了全面的超越。在基准性能测试中,RTX 5060 Ti平均性能提升约15%,在高分辨率和光线追踪场景中提升幅度超过25%。这意味着玩家在享受高画质游戏体验时,能够获得更流畅的帧率和更细腻的图像效果。

在游戏性能方面,RTX 5060 Ti在2K和1080p分辨率下的平均帧和最低帧表现均优于RTX 4060 Ti,平均提升幅度在30%以上。无论是传统的光栅化游戏还是开启光线追踪后的光追游戏,RTX 5060 Ti都能提供显著的性能提升。特别是在光追游戏中,RTX 5060 Ti的平均帧和最低帧表现优于RTX 4060 Ti,平均提升幅度在20%左右。NVIDIA DLSS 4技术的引入也为RTX 5060 Ti带来了革命性的性能提升。通过多帧生成功能,DLSS 4能够在保持高画质的同时显著提升帧率。在《赛博朋克 2077》和《霍格沃茨之遗》、《黑神话悟空》等光追游戏中,RTX 5060 Ti在1080p和2K分辨率下均能提供流畅的高帧率体验。

RTX 5060 Ti不仅在游戏性能上表现出色,在生产力任务中也有显著的提升。在Blender Benchmark测试中,RTX 5060 Ti在所有场景中性能均优于RTX 4060 Ti,提升幅度在8.97%至19.81%之间。在V-Ray Benchmark测试中,RTX 5060 Ti在RTX模式和CUDA模式下性能分别提升约34.74%和33.44%。在视频编辑(UL Procyon)测试中,RTX 5060 Ti在视频导出时间上提升幅度约34%,总分提升约53%。得益于Blackwell具备的FP4精度优化,使得RTX 5060 Ti在总体图像生成速度上大幅提升,这对于想要低成本运行AIGC用户来讲无疑是一个福音。

最后,对于有电脑升级需求的玩家,可以考虑这台将嘻哈文化与硬核性能完美结合iGame Ultra Family DIY电脑主机。显卡的高性价比和强大性能,机箱的海景房设计和兼容性,风扇的静音与高效散热,均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兼具性能与美学的完整解决方案。无论是追求极致游戏体验,还是打造个性化桌搭,iGame Ultra家族都能满足你的期待。

    作者
    夜半点灯
    暂无签名...
  • 文章 --
  • 阅读量 --
  • 获赞 --
  • 排名 --
    标签
  • 官方评测